回想十年前,第一次开车体验是从租车开始的,从一嗨租车的APP上预订,当时只能租得起经济车型,别克凯越是我最喜欢的车,不到一百一天的价格,样子也好看,就这样在一嗨租车前后花了一万多成为了尊贵的钻石会员,享受租金免押,免费专人送还车,保险和手续费打折的优惠。一嗨租车陪伴了我几年,每到一个地方就想从上面下单自驾乐此不彼。就这样过了几年才发现,这是很不合算的,我从来没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还得无条件接受节假日多倍涨价,租的车也不能要求多手物品有多干净,对于我这样的洁癖人群来说,国内租车的车况实在是一言难尽,吸烟都算是轻微伤害,还有在车里摸出一堆乱七八糟东西的,溢于言表。
▲收到的第一张罚单
2017年新年,我买了自己第一辆车,本来是陪朋友去看车,没想到自己走进了雪佛兰专卖店,试了一圈下来,发现兜里只买得起两款车,一个是最低档的赛欧,一个就是科沃兹,那年上汽通用如日中天,旗下拥有雪佛兰和别克两大美系王牌,科鲁兹和迈锐宝更是当年的当红明星车型,迈锐宝XL那年上市,我也试了一下,如果兜里有钱,肯定会选,无奈兜里只有两万块钱,贷款六万定了科沃兹,那一夜无眠,为了避免让家里人发现贷款买车,特意将车停在了很远的地方,一个人坐火车跑回了北京,回到北京心心念念这辆新车,没过几天,又悄摸摸跑回来,为了不让家里人发现,一个人在车里住了一宿,第二天感冒了还是坚持带病把车开回了北京。想想那个激情的岁月就热月沸腾,可以为了一件喜欢的事情不顾一切。
▲雪佛兰科沃兹1.5L 2016款
这辆车陪伴了我三年时间,将出行范围大大扩展,我开始不局限于四环内的地铁沿线,北至箭扣长城,南至良乡大学城,西至潭拓寺,冬至燕郊镇,都留下了我的足迹。我一直坚信,车是比房重要的,车可以拓展人的行动范围,拓宽驾驶者的视野,而房只会让住在里面的人故步自封,脱离外面的世界是无法独立存在的,事实证明,这辆车对于我来说意义重大,摆脱了租车的麻烦,它随着我走南闯北,光京沪线就来回了十几次,除了高速有点飘之外从未掉链子。
2019年北京进京证管理进一步缩紧,由原来的五环需要办理进京证改为六环内,我这个住在门头沟的人都不能幸免,用车环境非常恶劣,行动时间被大为缩短,加上财政捉襟见肘,只好把车交给了车商,第一辆车就这样终结了它的使命。
2021年准备从北京回长沙定居,第二辆车被提上日程,这次打算在北京买车直接抱着行李一路向南。这个时候的雪佛兰已经日薄西山,旗下车型都老旧不堪,这时的我想买一辆经济实惠的B级车,至少在之前A级车的基础上有一个升级。去石景山的汽车城看了一圈,BBA只在店面转了一圈就被劝退,20万以上的售价不是那时能负担的起的,2021年在疫情期间,心态求稳,不想举债购车,只想看20以内可以全款的车型。转到别克店看到君威,符合全部期待,宽敞的车型属于B级,5米长的车身比科沃兹紧凑的空间舒适多了,让销售算了落地15万多全款可以负担当场就定了。
▲别克君威552T 2021款
开着君威回到长沙上长沙牌,顺便买了个房,又回到北京带着大包小包,别了北京,回到长沙,这一路不再是一个人。
2022年,回到长沙之后没安稳多久,碰上这几年电车兴起,长沙的新能源充电设施基建超前,电车在长沙发展迅速,特斯拉是最靠谱的电车品牌,开始只是闲来无事想去特斯拉店转一圈看看电车长什么样,看过之后就被特斯拉吸引,也怪自己之前没开过什么好车,特斯拉的全车智能加上无框车门迅速占领心智,于是下单。2022年正是特斯拉入华建厂后的业绩长虹年,那年电车确实没有什么好的选择,特斯拉普版Model 3价格飙到近30万,交车还需要排队生产几个月,我正是在这个高位站岗那群人中的一员。
▲特斯拉Model 3 2022款
特斯拉Model 3非常好开,短小的车身搭配电流的动力,这辆车跟随我来回G4高速无数趟,也从未掉链子,2022年高速服务区充电站还未普及,到2023年底,这一路高速服务区基本已经普及充电站,全程1000公里,特斯拉的续航一般仅有400km,需要中途充电两次,还是比较麻烦的,有一次长途长沙到武汉,仅仅400km不到的距离,因为前一晚忘记充电,上午在90%电量始发,下午就在高速上挑战极限续航,最后到达武汉江夏区的超充站仅剩0%的电量。
体验了两年电车爽感之后,特斯拉也满足不了我对于车的要求,需求进一步明确,往后只买电车,无关其他,我就是不喜欢油车的顿挫感,而顿挫感是由变速箱引起的,油车发动机需要换档变速导致这一问题是无法解决,只有顿挫强弱之分。开过特斯拉之后,两年没有去保养过,官方建议的更换空调滤芯和四轮换位也没有做,没有任何影响,论省事真满分。反观之前买过的油车,没过几个月就要进店保养,每次都要花费几个小时来回,非常繁琐,4S店的保养还特别黑,基础款机油机滤一次保养就要几百上千,成本却只有一两百,明知道被黑却为了官方正规的服务也就只能心甘情愿,何其无奈。
2024年去看车,首先去了星沙汽车城看保时捷,可能是直接到店的缘故,压根没有销售接待,好不容易等到一个销售,带我们试驾了Taycan,店里的这台试驾车体验感特别差,有顿挫感不说,坐感都特别别扭,销售也没把我们当回事,一直在敷衍了事。离店后愤愤不平跑去看宝马,进店直奔i7的展台,销售对我特别照顾,说进店就来看i7的人非常少,我说我就是要买电车,i5烂大街要买就买i7,前后排试了试,感觉非常宽敞,店里的展车是i7 50L,选配了后排大电视,豪华感十足,就是车机感觉非常low,后约了隔天试驾。离店后又去了特斯拉,试了一下Model S,Model S的内饰和Model 3没啥区别,感觉有点无聊,即使速度快了,空间宽敞了也无法打动我,没有那种新车需要的新鲜感。i7后来也试驾上了,体验感比较差,开车像是开船,悬挂软的出奇,为了屏蔽路面的起伏,却让驾驶者完全感受不到走在路面的路感,就像一个人穿着海绵鞋走在路上,都不知道自己在走路。
回去之后还是对Taycan念念不忘,为了验证是不是那台试驾车和那个销售的问题,又去了长沙河西保时捷中心,这里有一台Taycan GTS的试驾车,车况较新,这次试驾完全摒弃了之前的厌恶印象,销售很有耐心地介绍,补齐了之前试驾情绪价值短板,原来不是每个保时捷销售都是眼睛长在屁股上。这台试驾车也没有之前的加速减速顿挫感,很明显要不就是之前试驾车车况差,要不就是动能回收之前试驾车没调好。
看了两次车之后,就把Taycan定了,配置完全是个性化定制的,一直不喜欢黑红走大街的感觉,也不想在内饰上多花预算,就用了免费的黑色,真皮少一点甲醛也少一点吧。预算都花在了实用配置上,选配了ACC,倒车辅助,停车辅助,后桥转向,全景天窗,隔音隔热玻璃,座椅加热通风,乘客显示屏,后排显示屏balabala全部安排上,反复勾选了几遍,能让我选配的实用功能都选了,可变车顶和四眼LED大灯想选,但太贵了,两者分别4万多的选配实在接不住。配色也选了特别小众的凌空灰,大马路上目前不是很多。保时捷车机嘛,就不强求了,还是那个熟悉的味道,聊胜于无吧,至少支持Carlay,听个歌接个电话还是很方便的。
▲保时捷Taycan配置单
▲Taycan生产实拍
▲保时捷订单销售系统
▲横跨三大洋运输
▲负责运输的船
▲APP显示到港
2025年,从7月订车算起,时隔近半年之后,终于交车了,时间线大概是这样的,7月订车锁定10月生产配额,10月生产,11月下产线等待装船,11月装船运输,12月一整个月漂在海上,1月才到港口进行清关。
▲保时捷 Taycan 4 2025款
CE.2014-CE.2024,在上一个跌宕的十年实现了从10w-100w的跨越,今年目标学习飞行驾照,期待在下一个十年,路越走越宽广。恭喜你成为尊贵的保时捷车主,愿黑马金盾守护您的高贵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