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逝世

2022-09-09 NOTES 1,759

伊丽莎白二世在位七十年,是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久的君主。女王在巴尔莫勒儿逝世,享年96岁。白金汉宫的声明说,伊丽莎白二世是在9月8日下午,在巴尔莫勒尔城堡平静逝世的。在一夜的停留后,新任国王和王后将在当地时间9月9日回到伦敦。在消息宣布之际,在伦敦的白金汉宫门口,已经聚集起不少担忧女王身体状况的民众。女王过世的消息公诸于众后,白金汉宫建筑物上飘扬的英国国旗也随之降下半旗,表示对伊丽莎白二世的哀悼。

在女王过世前两日的9月6日,她才刚刚任命了她在位70年来的第15位英国首相──丽兹‧特拉斯。白金汉宫仅公布了这场任命仪式的照片,而未发表现场视频。

从当时伊丽莎白二世和特拉斯握手的照片中可以看到,带着眼镜、穿着米灰色上衣和苏格兰格子长裙的年迈女王虽然笑容亲切,但神情看起来已显虚弱。在拐杖的支撑下,女王仍可站着接见前来晋见的特拉斯。但从照片上,却未能得知伊丽莎白二世能支撑站立的时间前后有多长,以及是否还能自主移步。还有许多人注意到,在女王伸手和特拉斯握手时,可以看到伊丽莎白二世的手掌背上,浮现着令人忧心的,类似瘀血的大片黑蓝色色块。

伊丽莎白二世

伊丽莎白二世(Elizabeth Alexandra Mary)是英国温莎王朝(House of Windsor)的第四任君主。她自1952年2月6日其父逝世之际即位,至2022年9月8日过世。她身为英国女王长达70年,是英国历史上最长寿、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

在全世界共56个英联邦成员中,除英国外,还有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等其他14个作为“英联邦王国”(commonwealth realms)的国家,也尊奉伊丽莎白二世为其君主和国家元首。

纵观其漫长的生涯,起自1952年的伊丽莎白二世时代,见证了二战后的世界秩序重组、英帝国的逐渐解体、前殖民地的独立大潮、冷战全程的激荡斗争,乃至于二十世纪最后十年东西方隔阂的破冰。

而在她作为英国国家元首的最后几年里,这位历经世事变换的老人,还目睹了英国民意决定脱离欧盟的震荡,新冠危机的席卷,和划破后冷战时期欧洲长年和平的俄乌冲突的全面爆发。

自小受到严格训练的伊丽莎白二世,几乎从不在公开场合流露出个人的爱憎,总以得体的微笑和庄重的形象示人。虽然不能对具体的政策作出主张和呼吁,但伊丽莎白二世仍常在各类场合,以具有洞察力的哲思和隽永温煦的言词,慰借和勉励面临各类时空情境的英国和英联邦民众,并时常令人们感到鼓舞。

这也令这名庄重又不失人性化表达的女性君主,在英国民间和与英国拥有深厚历史关系的各国间,受到广泛的敬重,并被视为全英国乃至于整个英联邦团结的象征。

在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政体下,英国君主作为元首,并不介入具体政务的运行,也不能就政策方针做出任何的主张和决定,甚至不应表达任何公开的政治意见,以免与体现民意的议会意志和由议会多数党主政的政府,在运作中产生权力分际上的扞格。

然而,作为国家元首,伊丽莎白二世实际上又知悉英国国内绝大多数的重要事态的经纬,并与历任首相保持着定期的沟通。

在公众视野中,伊丽莎白二世及她领导的英国王室更受人关注的一面,则是王室的内部生活图景、王室成员之间暗流涌动的关系,以及伊丽莎白二世与英国内外政要间的私人往来,等等。

伊丽莎白二世的个人威仪,以及跨世代、跨阶层英国民众对她的普遍敬重,被视为英国民意中如今支持保留世袭王室、而非改行共和体者,仍略占多数的重要原因。

而她登基70年以来在英联邦范围内的感召力,以及她主持英国在二战后的全球殖民统治有序收缩;使帝国结构解体后,仍能维持一个相对融洽、松散的“英联邦世界”的漫长历程,也被视为如今英国独特软实力的重要凭借。

转折中走向大任

1926年4月21日的一个雨夜,伊丽莎白出生于位于伦敦五月墟市布卢姆顿街的祖父母家中。她的父母是当时英国国王乔治五世的二儿子和二儿媳──约克公爵夫妇。她的大伯父则是王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威尔士亲王爱德华。

按照英国王位继承的次序,作为家族中长女的伊丽莎白,出生之际仅是英国王位的第三顺位继承人。

当时排在她之前的,依次还有膝下无子嗣的伯父爱德华和父亲约克公爵。一般认为,过早由伊丽莎白承袭王位的可能性并不大。也因如此,幼年时期的伊丽莎白得以和妹妹玛格丽特,一同在位于英格兰和苏格兰乡下的王室农场长大,学习音乐、舞蹈、书法、法语等科目,并在闲暇时光与自己的马和狗嬉戏玩耍,过着几乎无忧无虑的生活。对狗和马的喜爱,也几乎贯穿了女王终身。

然而,命运的转轮却在伊丽莎白10岁那年,突然脱离了既定轨道。

1936年1月20日,伊丽莎白的祖父乔治五世病逝,其伯父爱德华八世即位后,立即决定要迎娶一名曾二度离异的美国女子沃利斯·辛普森(Wallis Simpson)。

由于英国教会和内阁均强烈反对国王离婚后再婚的行为,爱德华八世在统治英国仅11个月后,就于1936年12月10日毅然宣布退位。

伊丽莎白的父亲乔治六世,临危受命登基为英国新任国王。作为长女的伊丽莎白,也由此跃升为了王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

在府邸中众人为乔治六世的登基而欢呼的那一刻,年幼的伊丽莎白却在喜悦的氛围中,首度感受到了身为王位继承者所必须肩负的沉重责任。

成为王储之后,伊丽莎白必须接受与之前完全不同的教育。她开始学习以往英国女王的事迹、英国宪法的制定、英国社会和英国各部分的联合等知识,深入理解君主立宪政体和议会制度,了解自己日后行使国家元首权力的分际和方式。

此外,伊丽莎白的礼仪课程也变得格外严苛。《伊丽莎白女王传》中描述,伊丽莎白的母亲伊丽莎白王后曾教导她,“一个高贵的女士永远不能将后背靠在椅背上”;王后还告诫伊丽莎白不能嘲笑他人、不许自我炫耀,讲话必须轻声细语,以及时刻保持情绪稳定、喜怒不形于色——这也成为了她一生的戒律。

1939年9月,德国发动闪电战入侵波兰。三天后,英国和法国先后对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战场全面爆发。

1940年9月,德军开始大规模轰炸英国本土,年仅14岁的伊丽莎白与300多万伦敦平民一同被送到了伦敦周边的小城镇和乡村避难。

二战期间,倍感时艰的伊丽莎白在征得父亲的同意后,还加入了后方支援部队“国内妇女支援部队”服役,编号为230873,融入了英国王室成员加入军旅的传统。

在部队里,伊丽莎白学会了给汽车装卸轮胎、检查插座以及修检气缸等技能,还有生以来首次与非贵族出身的同龄人一同接受培训。

这段经历令伊丽莎白毕生难忘,也令她日后做出了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学校上学,同其他孩子同处一个群体,而非在王宫内就读王室成员专属课程的决定。

二战的欧洲战事结束后,服役归来的伊丽莎白与妹妹一同加入了欢庆的游行队列。她们远远眺望着在高处向民众挥手致意的国王与王后父母,并在汹涌的人潮中感受着胜利的喜悦。在一次采访中,伊丽莎白回顾这次经历时说,这是自己“一生最难忘的画面”。

战后,成年的伊丽莎白开始以王室成员的身份履行职责。1947年,伊丽莎白开启了自己的首次外交出访,与父母一同前往当时刚从英国的自治领土转为一个主权国家的南非联邦。

为庆祝伊丽莎白21岁的生日,当时仍在白人专制统治下的南非政府,送给她一条由21颗钻石制成的项链。伊丽莎白则在南非发表了昭示着自己未来命运的演讲。她说,“我想现在就许下这个诺言:我向你们所有人发誓,我将用我的一生——无论漫长还是短暂,为你们服务,为我们伟大的帝国家庭服务。”

在逐渐接手王室职责的同时,伊丽莎白的爱情和婚姻画卷也在徐徐展开。

1939年,13岁的伊丽莎白在参观达特茅斯皇家海军学院时结识了时年18岁、正在英国皇家海军学院接受培训的菲利普。情窦初开的伊丽莎白对这名外形俊朗、谈吐幽默的希腊王子一见钟情。两人立即坠入爱河。

1921年出生在希腊的菲利普,是希腊和丹麦两个国家的王室成员,拥有王位继承权。但在希腊的时局动荡中,菲利普的父亲被驱逐出境,母亲遭到了继而掌权的希腊军政府的严密监视。而年仅1岁的菲利普则被装在一个橘子箱制成的婴儿车里,漂洋过海流亡到了法国巴黎。此后,菲利普在法国、德国和英国辗转接受教育,并于18岁正式加入英国皇家海军服役。

1947年3月,菲利普迎娶伊丽莎白公主,并宣布放弃自己所有的希腊和丹麦王室的头衔及继承权,改用其英国籍外祖父的姓氏蒙巴顿,作为自己的姓氏,并被授予爱丁堡公爵的头衔。

两人于威斯特敏斯特大教堂举办的皇家婚礼,通过BBC向全世界2亿人进行了转播,成为了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电视转播之一。婚后,两人度过了一段甜蜜的新婚时光,并迅速接连诞下多名子女——1948年,两人的长子查尔斯出生;2年后,长女安妮公主出生。

与此同时,时代的重责正向伊丽莎白二世缓缓压来。

自1951年开始,由于二战期间操劳过度,加之无法戒断的烟瘾,乔治六世的健康状况日益恶化。1952年2月6日,这名因兄长退位、意外担起王权重担的英国战时君主,因肺癌去世。他的最后一次公开露面,就是在伦敦机场为受命出访非洲的长女伊丽莎白送行。

当时,自1951年开始代替病重的父王出访各国、进行国务活动的伊丽莎白,正与菲利普一同在肯尼亚访问。

听闻这一消息,两人仓促回国。在机场等候她的,是时任英国首相丘吉尔以及其他政府官员。伊丽莎白与菲利普共同居住的克拉伦斯宫亦准备就绪。这座宫殿首次升起了一面属于伊丽莎白的旗帜,迎接这名新即位的25岁女王。

在女王继位初期,英国国内对年轻女王的反响热烈。部分舆论认为,一个新的“伊丽莎白时代”即将来临,并将带领英国和英联邦走出战后的阴霾和破败。

1953年6月2日当天,几乎所有的英国人和近1亿的北美居民,都通过电视转播观看了女王的加冕仪式。在加冕仪式上,伊丽莎白二世按照其祖母玛丽太王太后的指示,将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爱尔兰、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南非、印度、锡兰以及巴基斯坦的国花都绣在了加冕礼服上,象征着英联邦的版图和团结。

矢志维持英联邦

然而,女王即位之际,在整场二次大战中人力物力耗损均极为严重的英国,正面临着国力衰退、经济凋敝、失业率高企等困局。与此同时,作为英国经济和政治力量体现的旧日帝国体系,也逐步走向解体。

尽管20世纪初,英帝国的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等地已先后建立了自治领并拥有了自治政府,但英国政府派出的官员,仍对这些地区保留着相当程度的监管和行政干预权。

随着亚非等地原殖民地要求完全自治的呼吁声四起,1926年,英国政府发表《贝尔福宣言》,提出“英联邦”(Nations of Common Wealth)这一概念,即允许各自治领地最终可以成为在政治上和外交上独立于英国的主权国家。但英国君主仍在名义上,继续作为“英联邦”成员名义上的君主和国家元首。1931年,英国议会通过《威斯敏斯特法案》,正式将上述概念形成法律。成员间政治联系更为松散,彼此间关系相对更为平等的英联邦正式成立。

在统治期间,伊丽莎白二世将维持英联邦体系的存续和吸引力,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之一。

自1953年11月起,伊丽莎白二世和夫婿菲利普亲王便对英联邦国家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巡回访问,其中包括此前从未有英国在位君主到访过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1957年,在对欧洲各国进行了国事访问后,伊丽莎白二世夫妇又访问了加拿大和美国,并首次以英联邦君主的身份主持了加拿大的国会开幕,并在联合国总部发表讲话。她也是首位访问印度、巴基斯坦,以及南美和波斯湾国家的英国在位君主。

1986年,伊丽莎白二世在英国时任首相撒切尔夫人与中方签署了关于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中英联合声明后出访中国,成为历史上首位到访中国的英国君主。

在中国访问期间,伊丽莎白二世在北京会见了时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邓小平等人,并在中方人员的陪同下登上了万里长城,随后她又访问了上海、西安、昆明和广州等地,然后前往香港。

2015年,伊丽莎白二世完成了其最后一次出访──前往地中海的马耳他主持英联邦政府首脑会议。此后她宣布不再进行境外旅行。她一生中总共造访了117个不同国家,累计飞行距离达到166万公里。

在伊丽莎白二世的统治时期,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去殖民化等思潮涌动,以及英国国力的下降,和英国民意日益不再愿意为维持海外的军事基地和遂行海外统治投资大笔预算,全球越来越多地区,纷纷从英国手中争取独立自主。

20世纪60至70年代,有超过20个非洲国家宣布脱离英国的统治而独立。1982年4月7日,伊丽莎白二世在加拿大正式签署法案,将加拿大的宪法修宪权,从英国议会移交至加拿大国会,该法案也终结了加拿大与英国在宪法意义上的特殊关系。1986年,伊丽莎白二世签署《英国与澳大利亚关系法》,废除了英国枢密院司法委员会对澳大利亚的司法终审权。

即使顺应各地的诉求,伊丽莎白二世仍持续为维持英国在英联邦体系内的主导地位而奔走,并有意弥合联邦内因国家大小、发展阶段迥异的各成员国间的关系。

2013年3月11日,伊丽莎白二世签署了阐述英联邦内各成员政治实体,应在民主、人权、法治、国际和平等领域共享价值观的《英联邦宪章》,并称其为“英联邦发展与革新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2018年4月19日,英联邦在白金汉宫举行了自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英联邦政府首脑峰会。当时的54个成员国中的46国政府首脑、7国外长到场。在这场会议上,女王提议由查尔斯王储在日后继位后,担任英联邦象征性的下任元首。该决定得到了其他53国参会代表的一致认可。这也成为伊丽莎白二世为稳固其身后英国在英联邦体系内独特地位的重要安排。

在家与国之间费神

因其勤勉履职、谨慎持重的形象,在伊丽莎白二世统治的前40年间,英国民众对王室的评价大多积极正面。女王的个人支持率亦居高不下。

然而到上世纪90年代,伊丽莎白二世首次遭遇了来自英国民间对于王室作风的声讨和指控。女王形象的受损,主要与“平民王妃”戴安娜的登场和其生命遭遇有关。

戴安娜出身于英格兰东部的一个财势相对边缘的贵族家庭,但其家族斯潘塞(Spencer)氏仍与英国王室有着密切的联系。1980年7月,戴安娜受到查尔斯好友的邀请,前去观看查尔斯的马上曲棍球比赛,两人因此坠入爱河。在相处短短几个月后,查尔斯便向戴安娜求婚,称其是自己理想的妻子。

“他向我求婚的时候,我说好,然后笑了起来。我记得我当时在想,这是在开玩笑吧!但他的表情非常严肃。”

在安德鲁·莫顿(Andrew Morton)撰写的戴安娜个人传记《戴安娜的真实故事》中,戴安娜在谈及查尔斯的求婚时回忆,“对于当时不成熟的我来说,我真的相信他非常爱我。“

1981年7月29日,时年33岁的查尔斯与年仅20岁的戴安娜成婚。这场号称20世纪最盛大的婚礼吸引了全球近一半人的目光,超过60万名英国民众站在街边等待一睹这对王室眷侣的风姿。

然而,英国王室成员在戴安娜与查尔斯王子的婚姻存续期间,对戴安娜在婚姻中的痛苦态度冷淡,和王室实质上“默许”查尔斯在婚后继续与前女友卡米拉往来等事态,以及女王和白金汉宫在1997年戴安娜与查尔斯离婚后因车祸去世时,延迟发声悼念的表现,都引发了英国民众的愤慨,并使英王室声誉一度跌入谷底。直到时间流逝、英国公众逐渐放下对戴安娜因故身亡的冲击后,才逐渐修复。

在戴安娜10余年的王妃生涯里,她的受欢迎程度持续走高,在一定意义上,成了女王之外最能被辨识的王室面孔。

然而婚后不久,戴安娜和查尔斯的婚姻,就因查尔斯与前女友卡米拉的婚外恋,以及两人人格特质不合等因素出现裂痕。

此外,戴安娜高调的性格和大开大阖的曝光,也与低调保守的王室格格不入。她频繁被媒体披露与其他王室成员发生冲突,或受到王室乃至女王本人的“冷待”。

戴安娜本人亦在1995年的一次采访中证实,自己曾因无法承受王室的压力,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和过食性呕吐。尽管戴安娜先后于1982年和1984年诞下两名王子,但其与查尔斯的婚姻最终还是走向破裂——1992年12月9日,两人正式分居,4年后,两人宣告离婚,戴安娜获准保留“威尔士王妃”的头衔。

1997年8月31日凌晨,离婚一年后的戴安娜与当时的男友法耶兹乘坐的一辆奔驰轿车,因八卦媒体的穷追不舍,最终发生车祸,在巴黎的一条隧道中失控撞向灯柱和石墙。戴安娜和男友在车祸中双双殒命。

戴安娜过世后,伊丽莎白二世等王室成员迟迟未就此事作出回应,而白金汉宫也未及时降半旗。当时,白金汉宫给出的解释是:只有在女王在此居住的时候,白金汉宫才会悬挂英国国旗,但女王当时身在苏格兰。

有分析认为,伊丽莎白二世是出于保护年幼的威廉和哈利王子,才选择不立即返回白金汉宫。但不论如何解释,王室刻意淡漠和与戴安娜有意拉开距离的反应,则令大量爱戴戴安娜的英国民众倍感愤怒,也令伊丽莎白二世陷入罕见的公关危机。

在民意压力持续上涨的情势下,在戴安娜去世10天后,秉持着“永不抱怨”也“永不解释”处事原则的伊丽莎白二世,终于在电视上发表讲话。

她依旧神色平静,言辞中难得地流露出了一丝情感说道“作为你们的女王,以及一个祖母,我现在所说的话是发自内心的——我想向戴安娜致敬。她是一个杰出的、有天赋的人,无论在顺境还是逆境中,都不会失去微笑和欢笑的能力,用温暖和善意去鼓舞他人”。

在戴安娜死后,查尔斯同卡米拉的往来逐渐公开化。卡米拉本人则已在1995年──即查尔斯和戴安娜公开分居三年后,结束了自己的第一段婚姻。

2005年,查尔斯王子决定和卡米拉结婚。卡米拉也在英国民意的巨大反弹中,成为英国王室的一员。

但顾及公众感情和民意的质疑声浪,卡米拉在和查尔斯结婚后,没有再使用戴安娜曾使用过的“威尔斯亲王王妃”这一为人所周知的头衔;只引用了查尔斯其他的头衔,使卡米拉在英格兰被称之为康沃尔公爵夫人,在苏格兰则称之为罗撒西公爵夫人。

在2005年卡米拉和查尔斯结婚之初,他们还公开承诺过:未来当查尔斯继承英国王位之际,卡米拉将不会被称之为“王后”,只会使用“王妃”的头衔,以表示对公众不满情绪的妥协。

但这一承诺,近年来日益渐少被提及。而在戴安娜王妃逝世多年,卡米拉也已参加王室活动并履行王室职责多年后,她日后是否能够被称之为英国的“王后”,遂成为一桩悬而未决的公案。直到2022年初伊丽莎白二世对此问题做出明确表态,争议和拉锯才正式告终。

2022年,在伊丽莎白二世为纪念其登基70周年发表的特别声明中,女王首次就卡米拉的头衔问题做出裁断,并表示希望公众能给予查尔斯夫妇“与自己相同的支持”。

在2月5日——伊丽莎白即位纪念日的前夕声明中,她写道:“我对你们持续给予我的忠诚和爱戴永远心存谦卑和感激。当我的儿子查尔斯成为国王之际,我知道,你们将给予他和他的妻子卡米拉与给予我一样的支持;我真诚地希望,当那个时候到来时,继续执行其忠诚服务的卡米拉,可被以王后的身份为人知晓。”

在伊丽莎白二世拿出自己的号召力的话语分量,就这一困扰英国王室十多年的敏感问题做出权威性裁断后,查尔斯和卡米拉通过发言人发出声明,对女王的表态报以“感动和光荣”之情。

虽然英国王室并没有公开女王做出这一决定的相关思考背景。但一些英国王室事务的观察者认为,在做出这一决定前,伊丽莎白二世应该已与她之后的两个顺位的王位继承人──其长子查尔斯王子和其长孙威廉王子,均已达成了共识,准备好接受卡米拉未来可以英国王后的身份被载入史册。

在这份声明中,伊莉莎白还缅怀了自己在2021年因病去世的丈夫菲利普亲王,并称菲利普忠实履行作为王夫的职责,无私地做出相应的牺牲,“这是我看到我自己的母亲,在我父亲的统治期间所扮演的角色”。

2022年2月5日,伊丽莎白女王来到伦敦以北约100英里的桑德林罕(Sandringham)宅邸,度过自己即位70周年的纪念日。1952年2月6日,女王的父亲乔治六世正是在桑德林罕宅邸因病逝世的。

伊丽莎白二世当时回忆说,对她来说,2月6日这一天,自己即位之始和父亲逝世之日的双重意义,是等量齐观地被自己所铭记的。

由于女王展开统治的法定日期就是自己父亲的忌日,因此,庆祝她即位70周年的正式庆典,一直推延到2022年6月才在英国盛大举行。

但在2022年2月5日这天,伊丽莎白本人仍在桑德林罕(Sandringham)宅邸举行了小型招待会,同桑德林罕社区的慈善组织和妇女组织代表们共聚一堂。在活动现场,伊丽莎白二世身着一袭青瓷蓝色的套装,手持一支木手杖,神情愉悦地、颇为健朗地同宾客们交谈,还在无需人搀扶的情况下,在交谊厅内来回走动。

当她准备切下一个画有王冠的大蛋糕时,一名女宾建议她将蛋糕略为转向,以方便媒体镜头能拍到王冠向上的角度。此时,伊丽莎白还颇为风趣地反问道:“所以说,我不重要啰?”,引得在场者一片莞尔。

在女王晚年,英国王室成员频频爆出的争议丑闻──包括其次子安德鲁王子涉嫌参与爱泼斯坦性侵案件、查尔斯王储的次子哈利王子与其王妃梅根宣布退出王室等等,更使英国王室的形象变得更加复杂。

在这一阶段,年逾耄耋的女王已难以深入干涉和撼动年轻一代的决定——虽然,她仍尽力地在公众面前,勉力维护王室的名誉。

但在这个被互联网推动着、思想加速开放的时代,王权和其所附带的身分、特权和责任,与崇尚个人自由、平等的年轻一代之间的隔阂,却变得愈发不可调和;以致于王室中的年轻成员,自身都难以消化这种冲突和张力。

进入千禧年后,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和反对阶级制度、质疑王室特权的平权思潮兴起。围绕废除君主制、王室改革的争论不断。但凭借女王个人在英联邦及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在21世纪初,仍有不少英国民众支持延续君主制。然而近年来,由于王室成员的丑闻频繁曝光,英国民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对王室的支持率一再下滑。

2020年1月8日,查尔斯王储和戴安娜所生的次子──哈利王子与其妻子、美国籍演员梅根宣布脱离英国王室,自立门户。此举在英国内外掀起剧烈争议。

消息公布后,伊丽莎白二世罕见地发表了一份针对家庭问题的声明,表明她与其他王室成员“商榷了哈利与其家人的未来”,并“全力支持梅根开启作为年轻家庭新生活的想法”。

然而分析认为,梅根因曾经离异、作风过于“美式”、甚至被传出与凯特王妃妯娌不和等原因,受到英国王室冷遇。这才使得作风相对特立独行的哈利王子,最终选择与其妻子一起脱离王室。

2021年3月,哈利与梅根在美国接受主持人奥普拉专访时,梅根对着镜头声称,曾有英国王室成员对自己和她的孩子发表过带有种族歧视色彩的言论。

梅根称,“在我怀孕的那几个月,王室成员议论过,这个孩子的肤色将会有多黑。”梅根还称,自己在嫁入王室后被剥夺了一切自由,精神状态严重恶化,甚至一度想要轻生。但她亦强调,哈利与伊丽莎白二世的关系十分亲密,女王对自己亦很体贴。

据王室作家尼科尔(Katie Nicholl)在《名利场》杂志上写道,当时已94岁高龄的伊丽莎白二世在听闻这段采访内容后,对于王室名誉的受损感到“伤心欲绝”。而72岁的查尔斯王子当时亦“陷入了绝望的状态”。

白金汉宫随后发表了一封措辞考究的声明,称哈利和梅根在种族问题上的指控“令人担忧”,且称两人的记忆或许与王室内部“有所不同”。王室的声明并没有直接回应梅根和哈利在媒体上的指控,只称“这些问题将被严肃对待,并由家族私下解决;家庭成员们将永远深爱着哈利、梅根和阿奇(哈利与梅根的长子)。“

令人倍感唏嘘的是,一生严于律己的伊丽莎白二世,晚年却不得不为儿辈和孙辈,收拾许多涉及个人生活的丑闻。

2011年起,女王最疼爱的次子安德鲁王子数度卷入美国富豪爱泼斯坦所涉的未成年性侵和性交易案。2014年底,美国女子尤弗里(Virginia Roberts Giuffree)指控安德鲁曾在爱泼斯坦的安排下,先后三度强迫时年仅17岁的自己与其发生性行为。

但白金汉宫和安德鲁王子本人先后否认了这名女子的指控。2019年11月16日,BBC播出了对安德鲁王子的专访。视频中,安德鲁王子在谈及性侵指控时言辞闪烁、逻辑混乱,还宣称自己“不后悔与爱泼斯坦的友谊”,这引起了各界的强烈不满和质疑。

2021年8月9日,尤弗里在美国曼哈顿地方法院向安德鲁王子提起正式诉讼;2022年1月12日,这家美国法院驳回了安德鲁要求暂停审理的请求。

2022年1月13日,白金汉宫宣布,经女王的批准,英国王室将收回安德鲁的公务职权、军衔及皇家慈善赞助人身份。但王室仍保留了其王子身份、爵位封号、王室成员资格及王位继承权。2月15日,双方律师共同致函曼哈顿法院表示,两名当事人已经达成庭外和解。

2021年4月9日,与伊丽莎白二世相伴一生的爱丁堡公爵菲利普亲王逝世。他也是英国历史上所有君王配偶中,履行公务时间最长的一位,供职时间长达65年之久。

依照王室法规,女王配偶的主要任务包括为女王提供陪伴及道义上和实际上的支持。

女王的配偶在英国政治体系中没有法定位置,不能参阅政府文件资料,也不能一对一地会见政界官员。

但在纪录片《伟大的女王》中,一名王室管家却回顾道,在王室的家庭事务中,菲利普才是“一家之主”,而女王经常需要在做决策前,听取菲利普的建议。

在庆贺女王登基60周年的“钻禧”纪念典礼上,伊丽莎白二世对在场宾客表示:“他(菲利普)是一个不容易被赞美的人,但这些年来,他一直是我的力量和支柱,我、他的整个家庭以及这个国家和许多其他国家,所亏欠他的,比他能要求的、我们能知道的要多得多。”

1953年6月2日,头戴古老王冠、手持全金权杖的伊丽莎白二世,在紧邻泰晤士河的威斯特敏斯特大教堂,伴随着神圣而肃穆的圣歌合唱,缓缓迈向属于历代英国君主的王座。

从那天起,她的全部个人情感都被收敛于喜怒不形于色的君主端庄面孔之下,一如她的誓言所示:“无论我的生命是长还是短,我都将把它奉献给我的国家和人民。”

伊丽莎白二世逝世后,失去了主心骨、且不乏成员争议的英国王室,能否在74岁即位的查尔斯三世国王的引领下重拾光彩,仍有待时光的沉淀和解答。

BBC悼念回顾短片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ß Light D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