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的生活换了一种活法

Essay 8 小时前

原以为2023年《向往的生活》第七季是向往系列的最终章了,黄磊和何炅在这一季里流露出明显的疲态,“孩子”们要么成了飞行嘉宾路过一下,要么在各地拍戏,蘑菇屋变得空荡荡,冷清清。黄磊和何炅仿佛两个“空巢老人”,节目弥漫着一种“告别”的氛围。

于是,节目真的停更了一年。他们说想“换一种向往的生活”。

可是今年9月《向往的生活》第八季又回来了,这一季,虽然全员回归,但不走胃走肾,开始走心了。

每个人都“文艺”了起来,彼此间少了嘻嘻哈哈,多了沉思静默的时刻。好几个镜头里的彭昱畅和张子枫,看起来甚至有几分忧郁。

本来就是慢综艺,节奏也更慢了,慢到无事可做。记得节目里,何炅对飞行嘉宾张艺兴说过一段话:“昨天下午我们坐那坐了一下午,啥事也没干,没有活干,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坐了一下午。然后黄老师说我带你们出去吃饭,我们就出去吃饭了,吃了三顿,好癫不?”

黄磊和何炅想换一种“向往的人生”,于是换去了戏剧之乡——乌镇。并将这季主题定为“戏如人生”,已经上线的第1、2期,融入了非常多的戏剧元素。主题音乐来自话剧《暗恋桃花源》,带点哀怨,蘑菇屋客厅内设计了微缩版《暗恋桃花源》戏剧舞台,日常生活则围绕排练,谈戏剧创作等。

整个节目调性180度转变。之前是热热闹闹,充满烟火气的田园生活风,黄磊在厨房忙碌,其他人在田间地头采集食材,虽然节奏慢,但真的下饭。但这一季,没饭,也没农活了。反正黄磊看起来是不会下厨了。飞行嘉宾张艺兴花一个下午捣鼓了一顿。

其他餐食都是外头买的。看来黄磊被之前的吐槽“伤”着了,说他做饭好吃是假的,嘉宾们觉得好吃也是演出来了。

尤其是四季豆的梗,过不去了:据说黄磊之前做过一道猪肉炖豆角,他和负责择菜的宋丹丹各自尝了半根并未煮熟的豆角,导致二人到了半夜上吐下泻,甚至请来了医生准备洗胃。

不过调侃完,饭桌重头内容又回到了戏剧,黄磊开始口述独角戏《墙壁里的精灵》:

“一个女人把自己的爱人放进柜子后边一个亲手挖的洞里,告诉女儿墙壁里住着一个精灵。女儿说:‘一到晚上,这个精灵就会出来,给我唱歌,后来我长大了才知道,她是我的爸爸。但是我的妈妈说,不能告诉任何人,这是我和爸爸妈妈的秘密。’”

不得不提,黄磊的口条是真厉害,讲得引人入胜,在座的各位听得泪眼婆娑。

晚饭后的活动,是即兴戏剧表演,用上了屋内的小型戏剧舞台。一整天下来的环节很少,但紧扣主题。

节目内容从“下里巴人”到“阳春白雪”,显然,这会儿,黄磊是“从心”了。

他作为乌镇戏剧节发起人之一,同时自己常年演话剧,蘑菇屋在乌镇,主题是“戏如人生”。

确实没咋考虑观众的需求,至少不再讨好了。

毕竟,戏剧还是小众的。

但选择戏剧背后,有些别的东西:

直面迷茫和不确定性。

把寻找答案的过程做成内容。

内容类节目,创意很容易穷尽,想要改变,探索新的方向非常正常,但存在巨大的风险。熟悉的东西,是可预测,安全的。而不确定,每一步都不知道将面对什么。

它可能让人动力满满,也可能是走向另一个极端:彻底停滞,困守原地。

这种气质,在节目中处处都有,由于少了紧凑的程序,大家经常不知道自己下一步要干嘛,处于一种“游荡”状态,又仿佛各怀心事。

这会令部分观众不适,因为这就是很多人真实的状态,或当下正面临的状态。许多人原本想借逃进综艺营造的轻松田园生活逃离当下,结果,却和自己的课题撞了个满怀。长大也是忧伤的。许多观众看着彭昱畅与张子枫这对曾在蘑菇屋里天真烂漫的兄妹渐渐长大,内心会泛起一丝失落。

我们根据自身经历做了一种预设:人一旦长大,便不得不告别纯粹的快乐,并开始承担生活所给予的、那些不言不语的“毒打”。

都是真实的人生,真实的体验与感受,令人逃无可逃。

于是观众用收视率回应了节目的选择:以0.4%收视率开局,第二期跌至0.28%,全网综艺排名第25名。

评论(0)

发布评论

相关文章